400-123-2255
13866522458
企业新闻

新闻动态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BOB半岛垃圾分类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66522458

咨询热线400-123-2255

环境经济杂志系列报道①│鄂托克高新区的减污降碳实践:千亿园区释放产业绿色转型活力

发布时间:2024-09-06 08:37:27人气:

  半岛·BOB官方网站生态本底先天脆弱、偏重依赖煤炭资源的产业结构、乌海及周边地区区域性结构性污染突出……这些标签,已伴随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多年。

  面临发展之困,转型迫在眉睫。对此,鄂托克高新区作出选择——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探索高载能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

  “破旧立新”的转型之路如何走?从自治区低碳示范园区,到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全国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借着一张张“新名片”,鄂托克高新区在“降碳”和“逐绿”之路上步履铿锵,发展质量节节拔高。

  因煤而建、缘煤而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塞外煤城”。

  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相交区域,下设棋盘井、蒙西两个产业园,鄂托克高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这里矿产资源富集,具有埋藏浅、储量大、品位高、种类多、易开采等特点。数据显示,现已探明可供工业开采的矿产有4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9.6亿吨,可采储量17.78亿吨。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人们信奉“宁可呛死,不要饿死”。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小企业发展迅速,一度出现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繁荣”景象。

  “那会儿一开窗户家里就一层灰,根本不敢穿白衬衫。”一位在鄂托克旗棋盘井地区工作过多年的环保人员回忆道。

  煤炭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西北小城经济实现了大翻身。但长期倚能重能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

  思路决定出路。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浪潮席卷鄂尔多斯大地。鄂托克旗顺势而动,科学决策,毅然启动工业园区建设。此后,硅电联产、合成氨、PVC、焦化及下游产品等产业陆续上马,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淀,园区现有入驻企业16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9家。在“煤、电、冶、化”产业基础上,园区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2023年,鄂托克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23亿元、销售收入1227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内蒙古自治区千亿产值园区行列。

  “鄂托克高新区高耗能、高碳化特征突出,属于我国西部典型的高载能产业集聚区。”采访中,鄂托克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贾瑞这样评价道,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四多四少”特征——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双碳”目标背景下,旧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这一状况该如何破题?鄂托克高新区又该如何探索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发展道路?

  “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采访中,鄂托克旗委常委、副旗长李志彪告诉《环境经济》,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鄂托克防线,高新区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过程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据介绍,作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煤炭资源禀赋是鄂托克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丰富的煤炭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起决定性作用,也因此导致高新区单位GDP能耗长期处于高位,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一直居高不下。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围绕资源型产业做文章,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并非长久之计。”贾瑞表示,长远来看,为实现“双碳”目标,鄂托克高新区的优势主导产业——煤炭、能源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之路。

  多年来积攒的“厚实家底”,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打下了基础。新形势下,转型的序幕正式拉开。

  根据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打造国家西部高载能、高碳型产业园区低碳发展”要求,鄂托克高新区通过能源低碳化、产业循环化、技改节能化、设施共享化、管理智能化等举措,以绿色低碳推进存量升级,以高端示范引领增量转型,全面推动高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探索“新能源替代为支撑,绿色降碳节约发展”的低碳园区建设路子。

  “园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和国内氯碱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成本洼地,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园区之一。”贾瑞告诉《环境经济》,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戈壁滩上的工业园区已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优势正在逐步释放。

  夏末时节,天高云淡。车辆驶入鄂托克高新区,国道两侧“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保是人类共同大业”等标语随处可见。路上,一辆辆运输车满载货物呼啸而过,不远处,园区企业厂房林立、机声隆隆,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

  如今,鄂托克高新区彰显出澎湃的绿色动能。绿色动能从何而来?这其中不仅有适时把握“双碳”目标的精准判断,还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创新。

  尤其是在真金白银加持下,鄂托克高新区着眼于绿色转型,创新发展优化存量,布局落子做大增量。

  据李志彪介绍,旗委全会审议出台《关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大力推进技改创新、节约集约发展。

  企业走资源节约的新路子,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在鄂托克高新区,企业每节约一吨标准煤给予100元奖励,每节约一吨水给予10元奖励,每减排1吨二氧化碳给予10元奖励,每综合利用1吨固废给予10元奖励,同时奖补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做大做强、拓展产业门类、延链补链强链。

  此外,为推动新科技引领园区集约发展,鄂托克高新区大力支持企业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平台和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给予1000~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焦化,是鄂托克高新区五大传统产业之一。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了焦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焦化循环产业链逐步实现“链链生金”。

  贾瑞向记者介绍,过去,园区“以焦为主、以化为辅”,焦炉煤气、粗苯、煤焦油三大煤焦化副产品并未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以焦炉煤气为例,每炼1吨焦炭可产生400立方米焦炉煤气,但长期以来,焦炉煤气被大量排空燃烧,俗称“点天灯”。既白白浪费了资源,又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我们下定决心,要把焦化产业做优做绿,进一步提能效、减排放。”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老牌焦化企业,其身上发生的“新蝶变”十分具有代表性。

  走进建元120万吨/年脱碳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各主体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这是全球首套脱硫脱碳一体化项目,可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企业废气‘自排放自消解’,每年还能产生230万吨副产硫碳化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建元构筑起四条循环产业链,彻底从“以焦为主”转向“为化而焦”。这也意味着,企业将实现原煤、精煤、粗苯、纯苯、焦油、煤气等产品100%自用深加工,切实做到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吃干榨净。

  “我们下定决心,务必要推动焦化产业链延伸。”贾瑞进一步解释道,园区配套建设了焦炉煤气制乙二醇、合成甲醇等项目,大幅提升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率。改造后,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大幅下降,焦化行业不断提质升级。

  如今,循环化改造的生动实践在鄂托克高新区接续上演。神马建元一期30万吨/年精己二酸已开工,计划2024年底前投产;双欣化学工业尾气综合利用年产10万吨DMC配套年产3万吨锂电池用EMC/DEC项目,目前正在第二阶段工艺试验中,将打造焦油—沥青—针状焦—新型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亿正蒽油和恒驰新材料项目利用煤焦油提取蒽、萘等原料,生产下游有机颜料,实现向高端产品的延伸。

  曾经的副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主菜”。“煤—焦—化—尼龙”产业链布局的背后,是煤焦化企业演绎“一克煤到一束丝,一吨煤到一匹布”化工“魔术”的真实写照,更是鄂托克高新区实现全产业链突破、培育高端能化产业的坚定信心。

  不破不立,产业向“新”。不少驻园企业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谋求转型升级,坚持不懈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展现出行业“领跑者”的姿态。

  工业上,甲醇是通过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的。目前,合成甲醇的原料主要来自煤和天然气。如今,鄂托克高新区独创全国首套硅锰尾气制甲醇项目,打通了硅系合金冶炼废尾气回收利用的工业化路径,创新性地开拓了硅锰尾气制甲醇这一工艺路线。

  鄂尔多斯碳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矿热炉尾气制12万吨甲醇项目于2020年1月正式投产。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燕平介绍,项目每年可回收硅锰尾气3亿立方米,生产成本是煤制甲醇的60%,天然气制甲醇的40%,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可实现二氧化碳直接减排17万吨/年。

  “低碳、环保、节能、高效,除了这些优势,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冶金与化工产业链的有效链接,为进一步推广矿热炉尾气综合利用生产高价值化工产品,实现大面积、大数量节能减排,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持。”高燕平表示。

  为进一步减少排放,充分做好深加工及废物再利用,不断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循环融合,园区引进食品级二氧化碳加工企业内蒙古同辉天科气体有限公司,将硅锰尾气制甲醇项目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再次收集,生产加工为食品级二氧化碳,实现了整个产业链条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了解,同辉天科生产的二氧化碳应用十分广泛,如食品行业中的啤酒、碳酸饮料,还有医药领域、螺旋藻产业等都有应用。

  “公司接收上游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经过提纯工序,生产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生的尾气再输送给上游甲醇生产系统作原料气使用,整个产业链形成闭环,真正实现了工业生产‘三废’的零排放。”内蒙古同辉天科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告诉《环境经济》。

  聚焦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和二氧化碳耦合利用两个主要方向,大力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鄂托克高新区推动重点产业链二氧化碳“全利用、零排放”,不断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注入“绿能”。

  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转化增值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鄂托克高新区实现了资源共享、原料互供、优势互补、产业互融。

  科技创新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还可以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多年来,鄂尔多斯电冶集团致力于破解无汞氯碱化工技术难题。烧碱、PVC是氯碱化工最主要的产品,在我国,电石法PVC工艺占比80%,是我国用汞量最大的行业。为积极承担《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缔约国履约责任,鄂尔多斯电冶集团自主研发了行业首套绿色无汞工业化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2022年,集团实现电石法PVC无汞化生产的重大技术突破,并获得首张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无汞排放的排污许可证。

  如今,鄂尔多斯电冶集团40万吨/年聚氯乙烯及烧碱项目已完全装填无汞催化剂,全面实现了无汞化工艺生产。走进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写着“全球首家电石法PVC无汞化生产示范工厂”的大型标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首要因素,而使用绿电是化工行业降碳的主要手段。鄂托克高新区紧抓“双碳”机遇,努力走出“园区绿电替代”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记者走进卡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处一辆辆新能源重卡正在充电。新能源重卡的动力源来自鄂尔多斯多能互补公司200MW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项目所发“绿电”,重卡投入运行以来,各环节都基本稳定。

  据卡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施骁崚介绍,目前公司在鄂托克高新区运维的新能源重卡有144辆,预计年底能达到300辆,目前共替换154辆柴油重卡。与柴油重卡相比,新能源重卡每年可减排颗粒物6.5吨,减排氮氧化物92吨。

  全速推进绿电替代——围绕这一目标,鄂托克高新区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规划建设8.4GW新能源,为绿电“保供”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55万千瓦)、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50.5万千瓦)、鄂尔多斯市多能互补能源有限公司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30万千瓦)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预计每年可等同减少火电100亿千瓦时以上,折合标煤3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3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鄂托克旗50.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35亿元,是鄂尔多斯市首个开工的自治区第二批风光制氢示范项目。项目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绿氢将新能源与化工完美结合,形成绿电—绿氢—绿氨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绿氢合成创新示范项目。

  “鄂托克高新区立足园区焦化、氯碱、铁合金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千亿级新能源制储用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鄂托克旗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朝克告诉《环境经济》,园区立足负荷优势、调峰优势、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优势,推进煤化工+绿氢一体化发展,建设绿色合成氨产业链。

  据朝克介绍,绿氨可实现清洁零碳排放,建成后园区的氨生产碳排放强度将下降10%以上,污染物排放强度将下降8%~10%。

  通过“能源低碳化”这个路径,鄂托克高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无限“风光”为园区不断降碳增储,绿电项目、新能源项目、负碳产业、绿色运输等在鄂托克高新区全面铺开,夯实了绿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依托新能源产业在园区强势“起家”,园区积极引入高纯晶硅、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布局落地,新能源产业“链”迸发出新活力。

  内蒙古宝馨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是鄂托克高新区近年来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33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负责2GW光伏异质结电池+2GW光伏异质结组件+2GW薄片化切片生产线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制造等,目前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投产后,将衔接园区现有单多晶及光伏玻璃产业产能,补齐补全新能源全产业链,带动上下游近产业配套。

  电更绿了,碳排放更低了,一个个绿电关联项目在鄂托克高新区的发展“版图”上崛起,“链”上成势,园区产业发展的韧性越来越强。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当前,鄂托克高新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双碳”目标的双重任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性布局,又是适应“双碳”变革的最优选择。一张蓝图绘到底,于“双碳”变局中开新局,相信鄂托克高新区将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原标题:《环境经济杂志系列报道①│鄂托克高新区的减污降碳实践:千亿园区释放产业绿色转型活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