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所处行业为水泥行业。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海港工程、国防建设等新型工业领域和工程建设,为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材料可以替代。近年来,水泥行业逐步步入需求平台期,面临着需求下滑、产能过剩、成本高企等多重挑战,水泥行业需要通过优化自身生产、降本增效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水泥行业发展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等紧密相关,发展规律具有周期性特点;同时水泥行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北方冬季、南方雨季因施工减少为淡季。水泥是质重价低的资源型产品,因此水泥企业一般选址于靠近石灰石资源的地区,在地理位置布局上受到局限。由于水泥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单价低,承担运输成本的能力较弱,一般公路运输优势销售半径不超过200公里,水路运输优势销售半径不超过500公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2.6%。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降幅均有所扩大,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拖累水泥总体需求。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硅酸盐水泥、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是粤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水泥制造企业,拥有广东省梅州市、惠州市和福建省龙岩市三大水泥生产基地,年产水泥2,200万吨。(1)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由石灰石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及少量校正原料按一定配比磨成细粉,经一定温度煅烧后形成的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产物。熟料为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2)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品种。公司主营“塔牌、粤塔、嘉应、恒塔”四大品牌的32.5、32.5R、42.5、42.5R、52.5、52.5R等级的多种通用硅酸盐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水电工程、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等各类建筑工程。(3)预拌混凝土,亦称“商品混凝土”,主要指由通用硅酸盐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预拌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建设。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财、物、产、供、销”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以公司本部各职能部门为中心负责日常系统指挥及关系协调,由下属各子(分)公司相互配合,负责完成各项生产、经营和销售的业务模式。(1)生产模式:水泥企业均为连续性生产企业,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及错峰生产要求等情况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并据此采购原燃材料组织生产。同时,公司结合季节性市场需求情况,在各水泥企业均配置较大规模的库容,既确保生产线的连续运行,获取最优的经济成本,又可以解决水泥需求旺季供不应求的问题,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2)销售模式:根据水泥销售对象的不同,公司建立了经销模式和直销模式并存的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公司水泥销售主要以三大基地为核心,通过公路向周边市场辐射。(3)采购模式:公司根据不同类型原燃材料及备品备件等市场特点,分别采取招标、线下询价比价、网购、竞争性谈判、根据公开市场价格定价等方式进行采购,在采购决策中坚持价格优先和就地、就近采购原则,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公司是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的全国60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企业。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473万吨,排名第16名,水泥产能2,200万吨,塔牌水泥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公司水泥产品在粤东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在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中排第七位。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中国建材百强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强”、“广东上市公司最具盈利能力10强”、“2023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等荣誉称号。水泥企业的盈利主要受水泥产销量、销售价格及水泥生产成本的影响。公司水泥销售区域围绕三大生产基地通过公路运输辐射到粤东和深圳、东莞、惠州、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等地区。公司在粤东水泥市场的占有率较高,盈利水平较稳定;公司龙门基地销售半径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水泥需求相对稳定且可持续。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水泥行业相关的碳排放、错峰生产、环保整治等政策具有紧密关联性,广东省尤其是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当地发展的周期性,均会对公司盈利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由于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和基建项目资金到位不足,直接影响了水泥的下游需求,尤其是春节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导致水泥需求降幅显著扩大。同时,华南地区长时间的持续性降雨也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一步削弱了水泥的市场需求。水泥需求的下降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水泥销售量价齐跌。公司生产成本主要受煤炭、电力价格影响较大,报告期内煤炭等原燃材料采购价格和人工成本有所下降,使得公司水泥平均销售成本同比相应下降,但降幅小于水泥销售价格的下降幅度,未能完全抵消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水泥销量和价格的双降,以及水泥成本下降未能完全弥补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水泥主业的盈利水平相应下滑。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呈现“需求持续下降、价格低位波动、行业持续亏损”的运行特征,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行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拖累水泥总体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10%(可比口径),水泥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接近2010年同期水平。上半年多数时段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流消费市场的价格竞争依然激烈,促使水泥价格底部运行。量缩价低导致行业出现历史性亏损,根据数字水泥网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亏损1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8%。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水泥累计消费量0.58亿吨,同比下降12.06%,水泥市场价格低位运行,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主要在二季度,一是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下游需求表现较差;二是两广地区企业争抢市场份额,竞争较为激烈,价格不断探底,导致水泥价格跌破成本线月下旬,两广地区水泥企业在主导企业积极作为和引领下,珠三角水泥价格迅速反弹。今年上半年,为有力应对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继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继续精简机构和优化人员,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继续出清低效产能和关停低质企业金塔水泥,持续瘦身强体,减轻包袱,轻装上阵,对内狠抓成本管控,有效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对外加强市场研判,科学应对,灵活营销,精准施策,有效拓展市场,全力以赴应对行业下行期,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销量695.27万吨、熟料销量35.67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5.20%、17.94%;实现营业收入197,616.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1.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21.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3.43%。今年上半年,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和基建项目到位资金不足等影响,水泥下游需求恢复缓慢,春节过后此态势尤为显著,水泥需求降幅明显扩大,加之二季度华南地区长时间的持续性降雨,工程施工受到了较大影响,进一步削弱了水泥需求,使得水泥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水泥销售量价齐跌,报告期公司水泥销量同比下降15.20%,水泥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91%。得益于煤炭等原燃材料采购价格和人工成本等下降,报告期公司水泥平均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4.67%,但小于报告期公司水泥销售价格的同比降幅,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7.91%下降至24.08%,下降了3.83个百分点,水泥主业盈利水平同比有所下滑。受证券投资浮盈和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大幅减少的影响,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5,381.43万元。综上,在多因素叠加影响下,使得报告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多。今年上半年,在水泥行业出现历史性亏损之际,公司通过各种努力实现了上述盈利业绩,充分彰显了公司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及控股搅拌站实现混凝土销量16.17万方,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实现营业收入0.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3.19%,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的运营管理,环保处置量快速提升,实现环保处置营业收入5,629.2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1.28%。公司将加快在建固废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扩大处置规模,增加处置品类,拓宽固废来源,稳步提高处置量,不断做大环保产业的营收和利润规模,尽快形成新的可持续的业绩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企业光伏发电实现供电量1,556万kWh,实现余电上网收入171.18万元,同比增长55.67%。公司将加快各水泥生产企业原材料堆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60家大型企业之一的上市公司,是广东省规模较大和综合竞争力较强的水泥制造企业之一,相比粤东区域其它水泥企业具有以下竞争优势:1、产业政策扶持优势:公司是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全国60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得益于水泥行业“上大压小、扶优汰劣”以及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结构性调整方向,公司一直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企业。2、资源及产业链优势:根据水泥行业的资源依赖性和市场区域性特征,公司一直致力于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及优化产业布局。公司所处粤东地区(梅州、惠州山区)目前是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水泥熟料基地之一,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粤东地区已基本形成水泥产业集群效应,配套的石灰石矿山开采、物流等均较完备,产业集群对外辐射的影响力已初步显现。同时,公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具有矿山,下游具有混凝土搅拌站,并且公司近年来在各生产基地逐步配套兴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储能项目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促进公司在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提质增效。3、区域龙头优势: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473万吨,排名第16名,水泥产能2,200万吨,在广东省本土水泥行业中名列前茅,公司水泥产品在粤东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良好区位优势将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营销优势:公司具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共建有两千多个销售网点,公司与各地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代理商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市场需求反馈给公司,公司与客户实现了良性互动,有效保障了公司与市场的同步升级、发展。同时,公司开设了塔牌水泥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通过网上销售扩宽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便利。5、品牌优势:公司50多年深耕水泥行业,在粤东区域市场积聚了深厚的市场品牌认知,公司拥有“塔牌”、“嘉应”、“粤塔”、“恒塔”四个水泥品牌,在水泥行业及区域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塔牌”水泥目前在广东省及广东相邻的江西、福建周边市县市场享有较高的影响力。6、装备和技术优势:公司目前具有7条4,500t/d以上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t/d有两条,这些生产线的装备和工艺技术先进,在生产成本、能耗和排放方面优势明显。公司一贯重视技术改造,积极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长期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不断地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扎实推进水泥智能化工厂建设,使得公司水泥生产技术始终保持在行业先进行列,增强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具有广东省水泥行业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设备升级、生产技术、工艺优化及智能化工厂建设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7、管理优势: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水泥行业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模式,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转、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公司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多年来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形成公司与员工利益共同体,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共同推进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改革创新干部管理选拔和考核制度,造就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管理严密的优秀企业管理团队。1、报告期公司水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32.94%,主要是水泥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0.91%、15.20%的叠加影响所致;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报告期水泥价格的同比下降幅度(20.91%)大于水泥销售成本的同比降幅(14.67%)。2、报告期公司熟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42.04%,主要是熟料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9.38%、17.94%的叠加影响所致;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报告期熟料销售价格的同比降幅大于熟料销售成本的同比降幅。3、报告期公司混凝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下降,主要混凝土销量同比下降37.83%造成的,系市场需求下降所致。4、报告期公司新增骨料业务,系公司新建的骨料生产线已投产,原料来源于文华矿山的废石。5、报告期公司环保处置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环保处置量大幅增加所致;毛利率同比有所上升,主要是高毛利率处置收入的占比有所上升所致。6、报告期公司光伏发电上网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系光伏发电项目余电上网量同比增长所致。(1)受制于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可能仍然脆弱,国内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压力。公司主营水泥生产与销售,水泥行业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公司发展战略影响深远且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区域市场风险:公司水泥主要以广东梅州、惠州,福建龙岩三大生产基地为核心,通过公路运输销往粤东、珠三角周边和闽西、赣南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均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产生较大影响。(3)竞争对手不断壮大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内外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纷纷在公司区域市场的周边地区采取兼并重组或产能置换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公司的竞争对手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其他水泥企业的扩张和新进入者出现,公司在核心市场的竞争将加剧。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销售和市场份额。(4)环保和碳减排压力:近年,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陆续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水泥减污降碳、绿色低碳、协同增效等提出了更清晰、更明确的要求。水泥作为高能耗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将面临节能减排、绿色能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减碳技术升级投入增加,进而在成本控制方面、能源能耗管控方面面临更严峻的挑战。(5)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涨风险:2023年11月27日,国家市监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关于批准发布〈通用硅酸盐水泥〉等1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公告》(公告2023年第12号),新版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23已于2024年6月1日实施,国家新标准的实施在进一步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也带来水泥生产成本的上升。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导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这将直接影响水泥的生产成本;2021年10月15日起国家放开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及上下浮动范围,且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水泥企业用电成本上涨。煤电价格上涨,叠加节能减排、矿山综合治理等环保、安全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进,水泥生产成本大幅增长,水泥行业进入高成本时期,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的挑战。(6)完成2024年生产经营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营环境,受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受水泥价格、水泥销量、煤炭等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生产经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将根据企业自身状况,紧紧围绕国家及行业政策,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生产经营中的风险:(1)继续全力推进水泥产业做强做精。强化水泥主业管理,实现更加持续、更加强大的产品竞争实力;围绕主业强链延链补链,做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运营管理和加快建设工作;完善营销策略,巩固市场份额;及时做好新型水泥产品研发及推广;继续加强安全环保管理;积极探索区域水泥企业的并购整合,发挥规模效益,推进水泥产业做强做精。(2)提升混凝土产业效益。进一步整合提升混凝土搅拌站,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降低混凝土成本,改进销售策略,提高效益。(3)加强环保投入与绿色生产。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行业动态,加大在环保设施建设和绿色生产技术升级方面的投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积极探索节能减排降碳的新举措,提前规划减排路径,率先采取减排措施,提升碳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公司正在推进下属企业原材料堆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建设,争取在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替代燃料项目建设,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总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4)全面加强降本增效。通过强化成本管控意识,深化对标对表,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通过实施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推进瘦身强体,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通过加强现场管理、优化工艺技术和材料搭配、完善市场化采购、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和改造、严控费用支出等,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压减运营成本;通过强化市场营销,不断提升公司效益。(5)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发展新兴产业,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找准国家和政策鼓励扶持的适合公司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公司资源优势,推进发展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发展生物科技项目,努力培育公司新的经济增半岛·BOB官方网站长点。(6)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全面梳理各项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加快推进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各项监督职能,确保廉洁履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降低投资风险,减小对业绩波动的影响;加强财务管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7)全面实施“共创塔牌事业,共享塔牌成果”的理念,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观念,完善供销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共赢发展;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中介机构、股东和员工关系,引领和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成都:在本市范围内新购买住房,只核查购房人在拟购住房所在区(市)县范围内住房情况
央行最新操作!开展745亿元逆回购,6.7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738.3亿元
全面投行业务自律监管平台拟上线,集成保代执业管理、投行质量评价等五大功能
全面投行业务自律监管平台拟上线,集成保代执业管理、投行质量评价等五大功能
已有2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29亿股,占流通A股10.86%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41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