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19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屈琳琳)细碎的“褐土”上面,生长着翠绿的“豆瓣绿”;几株摇曳的番茄,在烈日下展着身段,正含情脉脉地等待果实的到来。你绝对想不到,豆瓣绿和番茄根部的肥料,用的或许是你昨晚扔掉的苹果皮,也或许是你午餐时吐出来的几根鱼刺。
“这是我们研究的‘终端产品’”,一进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刘海泉就拿出了一袋褐色“泥土”。这包“泥土”居然用厨余垃圾做的,闻起来竟然还有一股类似烧烤的“香味”。“把它们洒在土壤里,就成为植物生长中迫不及待的肥料了。”
把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变成人畜无害的肥料和饲料,在2012年,就成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刘海泉博士、欧杰教授、赵勇教授团队的梦想。随着今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实施,这支主打“垃圾末端处理”的科研团队也迎来了春天。
发臭的泔水,挥之不去的臭味,这是大多数人心中对厨余垃圾的印象。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实施,如何对垃圾进行末端处理,尤其是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成为科学工作者的话题。
所谓的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即易腐垃圾,主要是食材废料、厨房饭菜渣、过期食品、花卉植物等。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有机垃圾,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前,我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垃圾’的,现在垃圾末端处理的研究还成时髦了。”刘海泉笑着说。早在2010年开始,在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的鼓励下,赵勇、刘海泉以本科生的大创项目为基础,开始了对湿垃圾的处理研究。
大部分的湿垃圾具有易腐烂、热值低、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点。国内对湿垃圾的处理基本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但常规的填埋和焚烧难以妥善处理,因此,综合利用的途径还有有机肥料、燃料油、酒精等。如何让“废品”变成“宝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充分利用下游产业链并推动其发展,也是赵勇、欧杰、刘海泉等人苦苦思索的问题。
同样,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盐分、香料等特殊问题,造成了不少的技术瓶颈。国内的同类研究大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微生物发酵分解后的水,成为污水流出,也为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即使就地掩埋,霉菌、毒水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可能成为疾病、污染的源头。
历经6个春夏秋冬,对比和试验了无数种方法后,刘海泉博士终于制造出一台自己的“垃圾处理机”。它可以在5小时内完成从厨余垃圾变成“成品”肥料、饲料的过程,比目前市场上处理工艺提高了6倍,且处理后产物为粉末状、有机质回收率至少在50%以上。也就是说,早上扔出去的厨余垃圾,到了中午就可以变成饲料,成为牲畜的口粮。
处理时间长,处理后有机质少、污水多,是一般微生物发酵系统的诟病。而刘海泉博士发明的微生物酵解系统,以高效菌群为核心、结合研发的设备,在加高的温度下加速酵解、同时将发酵时水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最终以水蒸气的方式从大气中排放。相对臭气冲天的简单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已是大大降低。
发酵时间快、有机质高、污水少、活性物质高,是刘海泉团队“垃圾处理机”的特点。“我们有信心,湿垃圾处理后产出的肥料,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如果做成颗粒饲料,可以喂食经济类昆虫,带动后续产业。”
针对湿垃圾种类、数量不同的住宅类小区、企事业单位、食品加工厂、宾馆餐饮一条街这种情况,刘海泉博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正进一步做技术优化,使得处理后的产物作为有机肥、饲料直接使用。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但他们正阔步行走在路上,下一步通过大田试验,为“垃圾处理机”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最好的佐证。
上海海洋大学携手上海戏剧学院历时半年精心打造的首部原创大师剧——话剧《朱元鼎》今天在临港首演。
一年一度的河蟹文化盛宴再一次拉开帷幕,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二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向全国各地的蟹农蟹友亮相,向上海广大市民呈现又一次大闸蟹盛宴。此次大赛由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王宝和大酒店有限公司第7次联合举办。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台湾等地约60家单位选送的1400余只河蟹将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一年一度 “奥斯卡奖”。
上海海洋大学三千余名新生昨天报到。这些新生的大学生活看似还是一张“白纸”,但早已通过“新生学院”等活动方式,筑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细碎的“褐土”上面,生长着翠绿的“豆瓣绿”;几株摇曳的番茄,在烈日下展着身段,正含情脉脉地等待果实的到来。你绝对想不到,豆瓣绿和番茄根部的肥料,用的或许是你昨晚扔掉的苹果皮,也或许是你午餐时吐出来的几根鱼刺。BOB·体育综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