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在线登录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原本以为作为中小城市和工业重镇的家乡,在垃圾分类上还没有完全接轨,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并非如此。在这里,前端的宣传和多色垃圾桶的投放工作正逐步铺开,但走在更前的,是后端建设。
比如,大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能够有效分解上千吨的城市餐厨垃圾;村庄周围的多功能处理中心,能将附近几个村的生活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回收利用;热解气化设备能够把秸秆转化成有机肥,真正实现资源循环;扩容的垃圾填埋场,能够增大无害垃圾掩埋的容量;委托第三方公司,将大型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都进行回收或者填埋…..这一系列行为总结起来,就是把完善基础配置作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
垃圾分类是一个从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完整链条,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达到了全链条的分类系统。无论愿不愿意承认,垃圾分类的进度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市民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上海不是长期坚持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试点,市民拥有很强的垃圾分类意识,严格推行垃圾分类就不会这么顺理成章。
但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城市化发展还不充分,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短期内不可能像上海一样清晰,垃圾分类的前端建设必然会碰到较大的困难。所以,即将进入垃圾分类时代的很多城市,如果依然将重心放在前端建设上,待到强制推行时再使用法律手段,不仅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对此,一些中小城市不妨像我的家乡一样,换个思路,从终端开始建设,从尾部走向头部,从垃圾的去处改革倒推到垃圾的来处,或许是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值得一试。
这个思路和“要想富先修路”类似。“想分类先建站”,把后端工作抓好之后,垃圾处置有了明确的目标,前端的宣传、投放、运输、管理都会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无论先在前端鼓舞“士气”,还是先开始后端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酌情统筹安排。但不管前端后端,未雨绸缪,先找出路、想办法,都是不可少的态度和思路,是对人民和环境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