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从事环卫行业的研究者并不多,根据国际趋势,固废领域会越来越受重视,你可以去试试。”学生时期,导师的一句话在邰俊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她对固废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发的了解不断深入,这颗种子生根发芽。2005年,她正式入行,如今已成为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并组织了一群同样深爱固废处置行业的伙伴组成团队,他们以助力上海建设“无废”城市为目标。“‘无废’城市就是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邰俊介绍说。尽管团队成员中超半数为女性,但是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她们常常出现在固废处置的第一线:湿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厂……考察情况、做生产性验证,从没有人说苦喊累。
在团队共同努力下,他们收获了202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等荣誉,并于2023年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生活垃圾分类往往依赖居民的自觉与一线监督员的监管,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如何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垃圾投放质量?团队使用信息化工具,着手开发源头分类质量自动识别系统。每投放一次垃圾,就拍摄一张照片,并进行标注,比如“投放不标准,湿垃圾里混入了干垃圾”,就这样,团队标记了几万张照片,再让机器通过学习实现自动识别垃圾混投的情况,及时提醒居民改变投放行为。如今,这套系统已在黄浦、浦东临港、上海交通大学等地的部分垃圾厢房投入使用,团队也正不断拓展系统在上海应用的覆盖面,助力上海垃圾分类再上一个台阶。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邰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打造了“固废碳管家”信息化平台,并已运用在上海环境集团旗下生活垃圾焚烧厂等11个设施中,能够监测不同时间点、不同工艺环节的碳排放数据。“通过‘碳管家’,我们得以了解固废处理过程中的高碳排放环节,从而着力思考如何用技术改进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低碳目标。”邰俊说。
上海湿垃圾分出率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下一步是对湿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的主流工艺是将湿垃圾进行厌氧产沼发电,但这种方法目前仍然会有25%以上的固渣产生率。那这些固渣能否再利用呢?2022年,团队联合兄弟单位开始研究验证湿垃圾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他们在老港基地的一个车间内设计了50吨/日的湿垃圾三相固渣养殖黑水虻工程,并在此进行实验:研究黑水虻对固渣的转化效率;确认黑水虻生长过程中,虫体不会附带病原微生物或重金属成分;研究黑水虻成虫是否能作为鱼虾等水产养殖的饲料,并且不影响水产品质;评估黑水虻作为外来物种是否会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威胁,是否有生物与环境风险等问题。
除了研发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团队还将目光转向飞灰、可回收物资源化技术,低碳与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作为全国环卫领域唯一一个面向行业政府、产业集团,实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政府公共咨询服务、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创新研发团队,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助推上海‘无废’城市建设!”邰俊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决定
苹果官网崩了!iPhone 16开抢,这款机型秒没!预约人数超187万
华硕ProArt GeForce RTX 40系显卡 助力推动AI PC时代
Sonos 被曝明年推出新流媒体设备,首搭 The Trade Desk 定制系统
提供 12 个 3.5 英寸热插拔盘位,乔思伯推出 E-ATX NAS 机箱 N5半岛·BOB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