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的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了?新京报十几名记者兵分六路,探访了北京市城六区的48个社区,用照片记录下各个社区垃圾分类的开展情况。
与一年前相比,北京社区垃圾分类的管理水平、设施配备,以及居民分类的意愿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几乎所有探访的社区都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绝大多数社区配备了四品类齐全的垃圾桶。
4月20日,首城国际小区,分类垃圾桶外的遮雨棚上有四种垃圾的分类提示。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还有很多小区设置了个性化的投放设施。在石景山区西路北社区,垃圾桶站旁设置了感应音箱,居民投放垃圾时会自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内容。东城区清水苑社区配备了细分为电子垃圾、过期药品等五种品类的有害垃圾收集箱。
4月21日,清水苑社区的有害垃圾收集箱,可分类收集不同的有害垃圾。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摄
不过,问题也很明显,比如混投现象依然常见,二次分拣压力大。大件垃圾清运难、不同小区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有差距等也是常见的问题。
4月22日13时许,西便门东里小区,垃圾混投比较明显。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4月13日9时,芳城园一区垃圾桶旁堆满等待清运的垃圾。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
可以看到,尽管北京社区垃圾分类还存在不足,但它正在一点点改变着北京市民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谷歌9年工程师离职,公开离职报告:我赚到了很多的钱,但谷歌的大公司病越来越严重BOB·体育综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