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当前环境污染形势异常严峻,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每天产生2万多吨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处理垃圾,强化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
但在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网上最近出现了不少关于上海垃圾分类的段子,说明我们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政策制定科学化不够。“湿纸巾再湿也是干垃圾,葡萄干再干也是湿垃圾”等网络段子说明在制定政策时没有充分倾听民声、汲取民意,没有充分根据实际情况来分类施策。二是政策宣传覆盖面不广。干湿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面不广,导致部分居民辨别能力不足,分类时容易分错,直接影响了分类效果。三是政策执行保障度不高。没有考虑到具体实行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针对网上流传的段子及时进行解释并做好改进工作。
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提升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公开化水平,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目标和举措。二是要继续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作为每个个体要认真学习分类知识。对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做到心中有数。在单位,做好旧报纸等可回收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再利用价值。在家里,带动家人自觉分类存放垃圾。主动制止乱扔垃圾,分类混乱等现象,为垃圾分类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从垃圾分类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积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戴国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半岛·BOB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