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丢弃的垃圾去哪儿了?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5月27日,“荆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新视听”第二场活动走进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用网络直播镜头带着网友一起探秘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
刚进入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志愿者刘伶不敢相信这就是垃圾处理厂。蓝色彩绘的厂房,厂区绿树成荫,生态园林景观,月季花、石榴花争相开放,不远处采取中水回收循环的瀑布飞流直下。刘伶取下口罩,深呼吸,没有闻到一点垃圾臭味。
在企业展厅,一只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蝴蝶,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走近一看,原来这只美丽的蝴蝶是用易拉罐和饮料瓶拼制而成壁画。蝴蝶在为环保代言,仿佛告诉大家: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需要分类回收再利用。
在垃圾处理模型前,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直林先生详细讲解了垃圾进场处理、燃烧发电的全过程。在灰渣、渗沥液、飞灰展柜前,他介绍,为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在生产中的灰渣制作成建筑砖块,渗沥液达到国家废水三级排放标准,飞灰搅拌混合成型后安全填埋,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先进工艺处理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各项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网友询问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产生污染?垃圾如何发电?带着疑问,大家来到中控室,在大屏看到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垃圾焚烧炉的红红火焰正在燃烧。在垃圾吊控室,工人正在操作大型吊爪抓取垃圾送到焚烧入口处。
透过玻璃,面对堆得像山一样的生活垃圾,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汤楚君惊呼:“原来我们丢弃的垃圾来这里了!”
当班的工人师傅陈功介绍,目前里面约有10000多吨生活垃圾,公司主要接收处理来自黄石市、大冶市、阳新县的生活垃圾,每天约有1200多吨,通过焚烧可以发电41万千瓦。
在活动现场,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湖北环境保护政府奖获得者余东岳先生倡导大家,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日常垃圾的产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以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参加此次活动的政协委员刘继军先生建议,以后要组织更多的单位、学校、社区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提升市民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大家了解环保、支持环保。
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凡后美表示:近年来,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环保“四类”设施向公众开放,让公众不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引导公众近距离了解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半岛·BOB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