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科学处理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管理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记者近日从住建部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制定46个重点城市的强制分类指导意见,将于今年6月发布。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提出,实施强制分类的试点一共有46个城市,强制的主体包括了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学校、医院、车站、宾馆等机构。具体的方法是,必须将有毒有害垃圾强制分类,再选择确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强制分类的类别。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杨海英介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将重点关注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统计和考核,提出46个重点城市考核的具体要求,并以党政军机关、学校医院等为突破口,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类别和品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的覆盖范围。
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推行了17年,目前垃圾分类对人们的生活改变有多大呢?公众又对垃圾分类到底了解多少呢?
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分,大家的说法还真是五花八门。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垃圾分类理念在公众当中普及的难度。
目前北京市80%的小区已经实施了生活垃圾干湿分离,BOB·体育综合APP下载也就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然而分类效果却仍然十分有限,以厨余垃圾为例,只有10%能够得到有效分离。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垃圾分类施行得比较好的小区,一桶厨余垃圾里,仍然有近一半都是塑料袋、瓶子之类的其他垃圾。这些混杂在一起的垃圾大部分都进入了后端处理程序。记者在北京马家楼生活垃圾转运站看到,本来主要用于从干垃圾中分拣可回收物品的设备,却经常混入剩菜、剩饭、菜叶、果皮等有机物,发酵之后产生的汤汤水水和刺激性气体,不仅恶化了分拣厂的工作环境,也对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品造成了污染,影响了后端的回收再利用。
北京马家楼生活垃圾转运站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是在前端把干湿分开了的话,我们的工作压力就会有所减轻,垃圾处理量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各地居住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之所以推行困难,重要原因是收运体系不通畅。相当一部分社区仍然是由物业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收运,环卫部门的专业收运队伍甚至都不能进入社区进行操作,对垃圾分类的监督和纠错更无从谈起。
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仍处在“成长期”,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很多地区都在陆续出台相应的试点措施。例如北京市就在试点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回收分类相结合的“两网合一”,让环卫部门能够介入社区的前端分类,建立对低值可回收物品的补贴基金制度,并完善分类收运,增加末端处理能力。全过程的体系建立起来了,垃圾分类才不会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盆景,而会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聚集、消费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垃圾围城”越发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我国从2002年开始在试点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用来解决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高处理能力。那么垃圾处理收费能够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吗?
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016年突破2亿吨。垃圾是由消费产生的,我国的人均消费仍处于上升期,未来垃圾量还是会继续上升。如何破解这个“垃圾围城”的难题呢?深圳作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从2007年1月1日起,深圳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但是上门征收成本高、收缴率低,寻找合适的征收渠道是核心问题。
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袁宏伟介绍,深圳垃圾处理收费借助供水收费的平台,采取按定额以及按排污水量计收的方式,解决传统上门收费,成本高收缴率低的问题。
深圳市征收的标准是按照原特区内居民用户13.5元每户每月,原特区外居民用户按排污水量计收,每立方米0.59元进行征收。袁宏伟说,目前收缴率达到94%以上,年增收5亿元。垃圾处理收费纳入财政专户的管理,专款专用,保障垃圾处理的资金需要,提高整个城市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338个中,,约145个城市开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其中随水费征收的65个。珠海、长沙等城市在实行水费同步征收后,征收率超过90%。
专家认为,应该建立垃圾收费体系,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收费标准,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制度,缴费与排放量直接挂钩,产生的垃圾多、缴纳的费用就多。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杨海英表示,垃圾收费的制度要能有利于推动垃圾分类。比如,当垃圾分类分的很明确,按要求分的,免费运走,而分类分得不好,那么就收取相应的费用。这样的话就可以促进或者鼓励,居民、单位有利地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分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