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塘桥街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缩影,积极探索“精品城区”与“样板社区”的建设路径,通过多元共治、老旧改造等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示范。本案例集旨在深入剖析塘桥街道的创新实践,展现其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与思路。
自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10年来,生活垃圾清运环节逐渐成为居民普遍关切、诉求集中的“痛点”。塘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浦发环境联合探索生活垃圾“以桶换桶”清运新模式,着力改善小区环境,解决民生问题。
塘桥街道有29个老旧小区,共设有66个垃圾投放点位,每天这些点位会产生大约90桶湿垃圾。以往,湿垃圾车每天清晨六点钟就轮流进入小区开始作业,将收集的湿垃圾运送到城郊垃圾处理站排队卸倒。然而,这一清运方式存在五大弊端:一是收运时间不稳定,因卸点排队、交通拥堵等问题造成湿垃圾清运不及时。二是清晨倾倒垃圾时噪音扰民,垃圾桶与清运车辆撞击的声音较大,日渐成为居民投诉的主要问题。三是湿垃圾车普遍存在跑冒滴漏问题,在清运点位及车辆途径轨迹上容易滴漏污水,影响环境卫生。四是清运车辆原地装倒垃圾停留时间较长,影响上班族车辆的顺畅通行。五是垃圾装倒过程产生大量气溶胶,异味明显。
围绕湿垃圾清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塘桥街道在充分调研老旧小区垃圾箱房和辖区小型垃圾压缩站使用现状后,明确了合理利用4个小压站湿垃圾余量空间的思路,创新湿垃圾“以桶换桶”的清运方式,还小区居民以宜居、整洁的居住环境。
自2023年4月28日起,塘桥街道在29个老旧小区全覆盖推进并启用了“以桶换桶”的清运新模式。
一是优化清运方式,由专人将干净的湿垃圾空桶通过厢式平板升降车驳运至各老旧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位,通过“以桶换桶”的方式将满桶湿垃圾装车,就近驳运至附近小压站进行倾倒。
二是形成管理闭环,小压站工作人员在倾倒时检查垃圾纯净度,及时向街道分类办反馈纯净度较差的居住区。街道分类办督促居民区牵头物业公司进行整改,形成各方参与、监督互促的良性分类循环。
三是提升清运效率,由专人使用高压水枪对湿垃圾桶进行冲洗清洁,将冲洗干净的垃圾桶继续投入循环使用,通过直送辖区小压站减少了交通、排队时间,湿垃圾清运时间大大缩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湿垃圾“以桶换桶”这一清运新模式不仅在老旧小区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垃圾处置更高效。通过以“交换”替代“卸倒”的方式,减少了因卸点排队造成的时间损耗,有效提升了垃圾清运作业效率。二是清运过程更安静。新模式简化了现场操作环节,降低了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最大程度减少了噪音扰民问题。三是小区环境更整洁。湿垃圾统一转运到小压站内倾倒,避免了小区地面垃圾渗滤液滴漏和气溶胶溢出的问题,极大减少了清运过程对小区环境卫生的影响。(来源:塘桥街道)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BOB·体育综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