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2255
13866522458
上海市案例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BOB半岛垃圾分类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66522458

咨询热线400-123-2255

哪些人有临床恶化的风险?接受院内转运进行CT的创伤患者中的不良事件

发布时间:2024-10-25 11:22:58人气: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创伤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能够提供患者病情进展的关键信息。然而,对于创伤患者而言,特别是那些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生命体征波动的患者,进行CT扫描有一定的风险。很多指南建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不应进行CT扫描,但在临床实际中,某些患者在转运前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状态突然变化。因此,了解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创伤患者的安全和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此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了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多伦多St. Michaels医院接受CT扫描的重症患者的数据。研究对象为18岁以上的重症患者,分析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损伤机制(MOI)、初始⽣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FAST检查结果(腹部游离液体阳性)、住院时间、处置和死亡率及其对7天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此外,还收集了与AE可能相关的⻛险因素:包括⾎清、乳酸、碱缺乏、输⾎需求、启动⼤出⾎⽅案或机械通⽓等。

  生理AE包括意识水平的急性恶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或下降≥3分,或新发癫痫活动)、呕吐/误吸、新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下降≥20 mmHg)、高血压(收缩压≥190 mmHg)、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或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以及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设备相关AE包括静脉或中心通路丢失、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脱落或其他重要设备故障。

  在526例重症创伤患者中,AE发⽣率为17.3%(91/526),发⽣在CT图像采集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压(50例,9.5%)、高血压(18例,3.4%)、开始使用血管加压药和躁动(各11例,2.1%)和呕吐(8例,1.5%),具体见表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OR 1.84, 95%CI:1.12~3.02)和需要输血(OR 2.04, 95%CI:1.11~3.75)与AE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具体见表2。ISS>16的患者(OR 5.68, 95%:CI 2.13~15.13),年龄增加(OR 1.51 95% CI 1.29~1.78),需要机械通气(OR 4.17 95% CI:2.15~8.08)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具体见表3。经过ISS评分和年龄的调整后,经历AE的患者在7天内的死亡风险增加(OR 2.2, 95%CI:1.11~4.36),这表明不良事件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重症创伤患者在进行紧急CT扫描时面临多种不良事件,尤其是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因缺乏及时的监测和干预而导致病情恶化,建议在转运前进行更为严格的评估,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制定1套完整的重症创伤患者转运规范流程很重要,例如在CT扫描前进行风险评估和生命体征监测,以降低AE的发生率。此研究为重症创伤患者的转运和CT扫描过程中AE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突显了在重症转运系统和规范流程层面上进行改进的必要性。通过优化转运方案和实施以患者安全为导向的建议,可以显著提高重症创伤患者进行转运和CT扫描时的安全性和最终的临床结局。未来的研究应更进一步探索和验证这些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重症创伤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在重症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CT扫描时,患者的安全极为重要。低血压、高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在转运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生理状态的评估,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能够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为了减少AE的发生,医院应制定标准化的转运和CT扫描流程:包括在转运前进行“操作暂停”,确认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以及在转运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监测设备和生命支持等。考虑到转运或CT扫描过程中缺乏直接的医疗干预,建议在转运过程中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创伤护理涉及多个学科的协作,包括急诊医学、放射学和重症监护等,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于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AE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想查看更多有关“文献导读”的护理学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文献导读”,即可阅读相关护理学术文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