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官方网站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推出封面文章指出,西方正“借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创新;而较早时候,美国《》也刊文,讨论硅谷企业在移动应用领域从中国获取灵感,甚至“山寨”中国产品的现象。
这篇题为《中国的技术先驱》的文章说,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科技行业是一个封闭市场,本土公司只会抄袭别人的创造,但事实上,只要仔细审视就能看到中国整个科技行业更积极的一面。
文章认为,中国的科技行业并非难以进入。社交网络巨头脸谱旗下的及时通信应用WhatsApp在中国使用没有什么障碍,但它远不能与微信相比。对中国用户来说,西方的移动应用“看起来实在是很落后”。
无可否认,从“山寨”到“被山寨”,从“学生”到“老师”,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中涌现出的这些优秀案例,反映出中国科技企业的比较优势,彰显出中国的创新自信。
“以前学生们总抱怨中国创新精神不够,而今他们却经常炫耀自己从中国创新产品那些红色小口袋(微信红包)中的所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商业创新项目导师凯尔斯特林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这位数据科学分析专家认定,“一场变革”正在当下中国展开。“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正在不断创新,而不是抄袭西方的想法。”美国创新研究机构“硅谷龙”创始人丽贝卡范宁认为,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创新尤其迅速,在很多方面都已处于领先地位。
《经济学人》指出,现在中西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西方消费者开始感受到中国成功先例造就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并提出,那些希望一窥移动商务未来的企业“不应只将目光投向硅谷,也应关注太平洋另一端”。
中国移动应用创新赢得世人瞩目,体现出中国科技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的“顺势而为”,更显示出在政策、市场优势下“借势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结构,有助于“跳过个人电脑时代,直接进入移动时代”。
美国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洪宇指出,中国拥有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产生复杂多样的实际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信息技术企业“近水楼台”,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优势,提前捕捉、开发并引领内生需求驱动的商业技术创新。
美国消费技术协会主席加里夏皮罗指出,中国在创新上还有许多优势,比如行动迅速,而美国在这方面“非常非常慢,这是美国的劣势”。
被曾经的学习对象“借鉴”,再次说明中国科技创新创业者不应妄自菲薄。但也应清醒认识到,差距仍然存在,推动创新的努力不可半途而废。
洪宇指出,目前硅谷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底层技术上仍有明显优势,即便在蓬勃发展的移动领域,中国企业的创新仍集中在应用产品层面。在洪宇看来,如何把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资源和雄心转变为科技进步的动力,仍是一个待解难题。
此外,夏皮罗还建议,目前中国在创新过程中太过重视申请专利的数量而非专利本身的质量和价值,这一点仍有待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