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2255
13866522458
广州市案例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BOB半岛垃圾分类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66522458

咨询热线400-123-2255

永庆坊:岭南乡愁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10-05 10:53:04人气:

  从前,以宝华路为界,若步行向东沿第十甫路进入上下九,映入眼帘的是老商街的车水马龙;一街之隔的宝华路西侧,连片的岭南骑楼串联起恩宁路,却是一片安静的居住区。

  两年来,恩宁路从居住区变身网红街。去年9月,街坊们与慕名而来的华侨旅游团偶遇,他们发现:这片多年的危房区竟成了岭南乡愁的寻根地。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十三行遗址上举办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奏响了广交会的前奏曲。今天,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编织着以永庆坊为原点的岭南文化经纬,在十三行故土上续写着全球交往的新篇章。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岭南文化借势新动能,以更强劲的生命力走向世界。

  策划:胡智勇 何又华 统筹:陈邦明 冯艳丹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郎慧

  流光溢彩的织金线描勾勒出绚丽的广彩瓷器,在广辉彩瓷的货架上,玲珑的杯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距此不远,它们的“祖辈”正陈列在十三行博物馆里。

  从“一口通商”时代与茶叶、丝绸并列为出口“三大件”远越重洋,到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穿透300年的历史尘埃。光阴流转,广彩的光芒依旧耀眼。

  2020年8月22日,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开街。广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谭广辉和夫人杜莉将广辉彩瓷搬至恩宁路121号。从西关出发,广彩远销海外,在全球市场中乘风破浪。

  早在2019年初春,杜莉就带着礼物飞往美国,与中外宾客共庆中美建交40周年。这份礼物成为了当日的“座上宾”,它就是广彩。

  “2月的华盛顿异常寒冷,然而,在门外等待体验广彩技艺的人依旧排成长龙,这一幕让我在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份自豪感。”异国往事历历在目,杜莉说,广彩生而高贵,能在市场中实现价值。

  多年来,广辉彩瓷坚持高端定制路线,家族瓷是其订单主要来源。目前,谭广辉夫妇为迪拜、英国、意大利等皇族、贵族制作家族瓷。

  一有机会,他们常带上广彩出去转,瓷博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借助大平台,他们经常能遇到大客户下单。

  “余同号”饼印店也是非遗街区的街坊,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却连接着五湖四海。第五代传承人余兆基常在店里接待海外宾朋,他们坐着“飞的”远涉重洋,来到余同号做饼印“过把瘾”。

  华侨们回到故土,既是寻根情结,也是生意使然。每年,余兆基都与华侨的海外酒店集团合作,接收了数量可观的饼印订单。当礼饼摆上全球宴席的那一刻,饼印技艺与广府民俗也随之走出国门。

  “饼印的制作方式会影响礼饼口感,老顾客们一尝便知哪个是手工的,哪个是机器生产的。”这些年,余兆基坚持设计原创、手工雕琢、来样定制,始终承袭着百年老字号的技艺和品质。

  除了“找上门”的高端定制,广彩和饼印也在主动开拓市场。如今,广辉彩瓷和余同号分别将产品卖到了香港机场,依托国际交通枢纽进一步将非遗推向世界。

  懂传承、善经营是非遗街区对入驻传承人的基本要求,在回归精品与开拓市场的双赛道上,他们开足马力。渐渐地,传承人们开始拥抱更广阔的市场,努力将文化融入产品中。因为它既能体现非遗价值,同时也推动了非遗传播。依托千年商都的商业底蕴,传承人积极解锁新技能,将老手艺与新科技相结合,让文化“活”起来,带动市场“旺”起来。

  “现阶段,醒狮机器人仍以培训为主,将来也要让它们逐步进入市场。”赵家狮第五代传承人赵伟斌开发了醒狮机器人。在手柄操作下,小醒狮既能打鼓,还能打擂,演绎了科技风与中国风的和谐共融。他期待,售价3000多元的醒狮机器人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如同串珠成链,非遗街区的设立将散落在民间的传承人聚集起来,开启了广州非遗集聚式、互补式发展。

  “前三年,政府给予传承人一定补助,之后就要考验他们自我‘造血’能力了。”荔湾区文广旅局副局长严洪芳表示,持续创新是非遗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研发周期中,正是市场经营支撑着非遗回归精品。

  如今,多宝街依旧留有不少尚未拆除的晚清民居建筑。百余年来,这里一直是一片安宁的居住区,与隔壁的上下九对照鲜明。

  “萝卜牛杂20元,鱼蛋15元。您来份么?”下午2时许,虽已过了饭点,牛杂摊位前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我们从成都来旅游,就想尝尝传统的西关美食。”一名游客说。

  2018年永庆坊一期改造后,李玉琼预感到家门口的新商机,主动让西关牛杂链接永庆坊IP,终于成为这里的一块特色招牌。在李玉琼看来,永庆坊永远是老街坊们的“家”,是这里在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游客与街坊能够相互包容。

  旧城区的改造意义,不仅是对建筑物的修缮和周边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对居住、生活、就业在其中的人的深情关怀,以此持续并发展旧城区活力。在新商机的催熟下,李玉琼家的老宅变身红火的小吃店。

  其实,永庆坊里几乎每栋老建筑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李小龙祖居旁,有一间活字印刷主题小店。游客走进这里,可以体验古代活字印刷过程。花上二三十元钱,买两三个铅铸小字,就能把自己的名字带回家。每每店门一开,好奇的青年男女便纷纷走入,在这里能享受到商场里没有的文化体验。

  老建筑里的历史文化基因,是永庆坊的独特魅力,也是其吸引商业、游客聚集的活力因子。

  去年5月初,“网红”书店钟书阁落户永庆坊二期,其所在地原是一栋民国时期的银行宿舍。经过修缮活化,这里为喜欢Cosplay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优雅复古的打卡空间。精致的吊灯,木制的书格和让人沉浸的书香与咖啡香,使人们不由得在此驻足。

  这是钟书阁在华南布局的首家门店。最终得以落户永庆坊,钟书阁华南区总经理张文费了番周折。“钟书阁曾考虑落户天河。”张文透露,出于只想单纯经营图书的理念,钟书阁对租金有一定要求,没法像其他书店那样转租部分店面给商业元素入驻。

  “因此,无论从对文化的坚持,还是现实的考量,永庆坊都更合适。”张文希望,永庆坊二期尽快形成产业聚集。因为只有发挥规模效益,商家才能相互引流协同发展。

  以老建筑空间为载体,以西关风情为特色,永庆坊逐步打造融汇国际休闲、时尚潮流、人文艺术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市客厅。

  新的业态,带来的是新的生命和活力。广州万科永庆坊项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永庆坊已开放的一期、二期部分区域及非遗街区,已吸引了80余家商户入驻。

  在引入产业时,项目方根据空间分布特色选择最契合的商家。“比如喜茶在恩宁路的门店,就是以西关大屋为装修元素,实现了与永庆坊的有机结合。”该负责人透露,商家需认同老广州西关文化,经营业态符合项目定位,在装修风格方面也要结合西关元素。

  未来,通过高品质的业态规划和品牌入驻,全部开业后预计永庆坊每年将创造销售额2亿元,贡献税收超千万元,每年到此打卡的人将超过500万人次。

  当人们忆起西关,脑海中总能浮现出这句诗歌的画面。然而,在老黄和老街坊们的记忆中,荔枝湾名不副实。

  “荔枝湾以前是一条未揭盖的臭涌,整条暗渠都被大石板盖着,我儿子小时候常在上面骑单车。”站在河岸,老黄看着碧绿的河涌娓娓讲述着光阴中的变迁。

  十年前,一场体育盛事改变了荔枝湾的命运。广州亚运会前夕,为改善老城面貌,荔枝湾终于在20多年后得以重见天日,成为当年堪称经典的“亚运景观”之一。随着荔枝湾的揭盖复涌,长达十余年的恩宁路改造探索就此掀起。

  老旧危房如何改?一度成为住建部门纠结许久的难题。事实上,以“绣花”功夫著称的永庆坊微改造还要从一场“危”改造说起。

  恩宁路原有建筑1352栋,共有原住居民2760户。这里既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也是全市危旧房最集中的地段之一。早在2006年,荔湾区便规划启动恩宁路连片危房改造。直至2010年,颇为前卫的微改造理念才初步成形。

  彼时,有关城市更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闪现着火花。旧城改造的目标,已从单纯的排危加固,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逐步发展到追求改造地块经济平衡,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改造社区邻里关系等多元化综合目标。

  然而,改造方式仍旧是争议的关键:是否为实现经济平衡延续过往的大拆大建?又或采取修旧如旧的微改造方式?为此,恩宁路改造规划先后7次易稿,而前6次的决定均是拆除重建。

  解决发展中的城市病是全球的共同问题,为肌理完善、功能衰竭的老城区做手术同样是世界性难题。作为恩宁路改造的亲历者,荔湾区住建局二级调研员江伟辉认为,永庆坊是个“难”以复制的“网红”。

  这是广州首个做减量规划的城市更新项目。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容积率减少的情况下,做好城市更新的经济平衡?在以做“加法”实现增值的传统改造中,江伟辉不曾遇到此类难题。“这一次,要在减法中实现增值,只能通过空间的质变来实现。”江伟辉表示,永庆坊改造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这种方式对商业运营能力的考验很大。

  放眼广州,将居住区调整为商业区,永庆坊是首例。危房改造后,永庆坊原址没有复建外形雷同的高层住宅,取而代之的是亭台花园、复古街巷勾勒出美丽的岭南式天际线。

  微改造为每栋历史建筑量体裁衣,使产业业态与建筑结构相得益彰。此外,为增强老城公共服务能力,永庆坊再做“减法”。二期就新增了不少开敞空间,如停车场、路演中心、电影院、绿地等。

  “绣花”功夫,终不负有心人。在面临微改造的难题时,永庆坊一步步解题,闯出了若干个全市“第一”。如今,麻石路平整了,密密麻麻的线缆全部下地,一间间铺子也沿街开起来。

  永庆坊能否被复制?“不容易!荔湾应该不会有第二个‘永庆坊’出现了。”江伟辉认为,商业需求终究有限,将居住区调整为商业区很难做到遍地开花。未来,荔湾将鼓励居民进行自主改造,推动美好生活共同缔造新模式。

  与强调商业功能的永庆坊相比,自主改造更突出社区的宜居功能,如打造设计亮眼的街角小店、由街坊经营的特色摊位等,都是生活中的美好风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将来,围绕白鹅潭商务区、西关永庆坊旅游区,社区改造项目将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益生菌”。那时,人们漫步在荔湾街头,转角就会与“惊喜”不期而遇。

  相比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永庆坊还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此前,提起荔湾的头牌景点,人们心中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沙面。

  在全国知名旅游门户网站马蜂窝旅游网上,沙面岛在广州必游景点排行中位列第一名,高于城市地标小蛮腰,是外地游客到访广州的首选打卡地。

  不是景区,胜似景区。同在广州老城西南的荔湾区,沙面曾与恩宁路一样扬名海内外。在宋、元、明、清时期,沙面就是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曾有10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

  作为城市名片,沙面岛声名在外。一百多年来,东西文化在此交融,共同滋养了包容开放的岭南文化。

  一个南北只有400米、东西长1.1公里的小岛,却密集分布着国家文物建筑51栋、古树150多株,还有18处遗存洋行建筑,沙面岛上欧陆风情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2019年,一场斥资3.5亿元的更新改造席卷沙面,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将这座小而美的岛屿从“里”到“外”依次提升。照明系统点亮了夜色,如今的沙面宛如一座夜间博物馆,河涌更清了,经过修整的园林也让这间广州西客厅更像是一座花园。

  事实上,沙面至今依然是“小而富”的代名词。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小的街道,“一座岛、一个社区、一条街道”便说清了沙面的架构。

  bob半岛在线登录

  然而,这座仅0.3平方公里的小岛,经济密度却相当高,岛内集中了广药、国药、星巴克、白天鹅等一批大型总部企业。

  改造后的沙面还能否恢复往日的辉煌,再次成为广州的价值高地?“总部企业占地少贡献大,是当下招商最抢手的企业类型。”沙面街党工委书记何志军感到,随着广州东部CBD的崛起,沙面对于总部企业的吸引力不复往日。

  在何志军看来,就发展空间而言,沙面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为零,岛内缺乏产业导入的增量空间。此外,相关的产业配套也是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停车难也一直是沙面的招商短板。

  相比珠江新城、琶洲西区在一张白纸上交答卷,沙面的历史既是资源,也是“包袱”。

  “企业来到沙面很难一下子‘拎包入住’,他们需要承担办公场所内老建筑的维护责任。”何志军说,这一笔开销对中小企业来说比较困难。而价值高地通常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沙面对于现代产业的承载力相对有限。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也认同此观点。他认为沙面对于广州,并非外滩之于上海,更像是鼓浪屿与厦门的关系。

  “沙面虽不再是经济价值高地,但却能令城市声名在外,使城市的构成更加丰满。”马向明表示,过去,围绕荔枝湾等内城水系是中国人的理想居住地,大江大河的滨水景观更受西方海洋文明青睐。如今,随着江岸资源越来越受重视,坐落在白鹅潭沿江经济带的沙面,也将发挥出新的价值。

  在总部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何志军也在思考着沙面的新发展路径。他坚信,新价值要靠能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新业态体现。

  不久前,以“在一起”为主题的首届沙面公共艺术季举办,这座文艺小岛上散发着更加浓厚的艺术气息。

  近年来,艺术设计、电竞、餐饮等业态被陆续引进沙面,何志军期望能在不断探索中为沙面找到最契合的产业类型。“既然总部企业增量难做,我们也试图在沙面孵化一批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何志军说。

  沙面“孤而不独”。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强认为,荔湾的一江两岸需要比翼齐飞。在白鹅潭商务区的规划下,未来,附近的芳村、大坦沙等地都将形成功能各异的组图,可以与沙面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