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体育综合APP下载上海迪士尼打人;殴打演职人员;警方通报系精神障碍;精神病人犯罪;舆论认知;舆情特征;成因及应对分析
(《加勒比海盗》舞台剧表演过程中一女子突然上台殴打表演者,图源:网传视频截图)
事件简介:2月20日,网传一则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辱骂表演者的视频。视频中一戴口罩女子在《加勒比海盗》舞台剧开演不久突然上台,跳起来打了演员一巴掌,下台后还大声辱骂其“下次再敢当着大家面脱裤子、抽鞭子试试看”“你个猪,美国人的猪”。随后,该场表演临时取消,现场观众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陆续离场。2月21日,浦东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表示“接警后,依法传唤肇事人员管某(女,35岁)。调查中,民警发现管某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经联系其家属,反映管某曾有疑似精神疾病症状,此次系其独自一人于近日来沪游玩。经精神卫生中心诊断,管某被确诊为急性精神病障碍,目前已被医院收治。此事未造成剧场表演人员受伤。”伴随着事实真相的澄清,网络舆论从对“女子无辜殴打辱骂演职人员”行为本身的愤怒谴责衍生到对“精神病人打人”复杂情绪的集中释放,社会舆情由此不断生成、发酵。
研究概述:近段时期以来,有关精神病人随机无差别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其中既可能是“有惊无险”的个人纠纷小事件,也可能造成无辜受害者死亡的恶性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是,每每涉及精神病患者打人、杀人舆情的爆出,总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恐慌,特别是在如何处置精神病人违法犯罪方面的各种现存争议问题,导致舆论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涉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的舆情特征和应对机制为目的,以“警方通报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系精神病人”这一突发案例为具体对象,通过分析该事件的舆情热度演化、参与主体包括网民舆论和媒体相关报道以及网络情感倾向性等舆情表征,进一步总结社会舆论对涉精神病人伤人事件认知缺位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在法律实践层面的改善和网络舆论层面的应对提供一些参考。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整个网络舆情发酵周期为3天,其中于2月21日14时舆情热度到达峰值。根据网络舆情热度的周期性趋势,可将该事件分为舆情酝酿期、舆情爆发期、舆情回落期三个阶段,在这期间由于传播渠道和参与主体介入程度的不同,各阶段的舆论关注话题又存在差异性。
2月20日至21日10时,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处于舆情酝酿期,网络热度表现地寥寥无几,仅引起小范围内的少数网民关注。从传播源头看,多个目击此事的网民在自媒体平台上主动爆料是该起事件舆情发酵的主要起点。2月20日17:10,网友“Mia”在抖音短视频率先曝光“今日迪士尼打演职人员,导致演出终止,当事人目前被群众围堵中。。不知道这女的怎么想的,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当晚23:18,UP主“神奇的玖哥”在B站上传“上海迪士尼女游客殴打辱骂表演者(原视频)”;21日零时左右,@刹那___ @呛司dance囡小囡 等博主在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上进一步转发传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事发现场网民的发帖传播左右着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舆情初期的基本走向,虽然目击者直观看到了事发过程,但由于前因后果并不清晰,该阶段舆论心态倾向于“不急于评价”和“关注进展”。
2月21日10时至22时,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处于舆情爆发期,网络热度经历了急遽上升—峰值—缓慢下降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大V转发、媒体介入报道及警方调查,特别是以2月21日17:38上海警方通报“拍打迪士尼演职人员女子系精神障碍”为分界点,舆论焦点在这一时期实现了从对打人女子行为本身的愤怒谴责到对“涉精神病舆情”复杂心态的转变。
从舆情爆发期的传播平台分析来看,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占比最高,新闻客户端排在其后,新闻、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占比相对较少,这既与不同传播平台的不同传播特质息息相关,也受到不同参与主体介入时间的影响。一方面,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上网友@呛司dance囡小囡 的博文被@咚咚咚樱酱 @tinyfool @河森堡 等影响力较高的博主转发评论,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和讨论,促使该事件呈现不断扩散的态势。另一方面,#上海迪士尼打人#、#上海迪士尼#的话题标签吸引了媒体的目光,尤其警方通报后确定性消息曝出,媒体从之前的“围观”看待到积极跟进报道传播事实,起到设置新的舆论议题的转折性作用,媒体的介入也使得该议题扩散到了新闻客户端和新闻等其他平台。#拍打迪士尼演职人员女子系精神障碍#、#上海迪士尼游客上台殴打辱骂表演者#等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全网热议高潮到来。
2月22日之后,迪士尼演职人员遭精神病人殴打事件进入舆情回落期,网络热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仅有少量媒体传播报道以及部分此前未关注到此事的网民发表言论进行情感宣泄。从上海迪士尼殴打演员事件爆出到警方通报系精神病仅历时24小时,且通报内容交代了涉事女子的身份背景、精神病的既定事实和后续结果,满足了时效度的基本要求,再加上由于事件类型相对单一,相关舆情没有新的引爆点出现,该起涉精神病舆情走向下行。但是,从舆论话题表现来看,针对“精神病人殴打演职人员”舆情事件网民仍保持高度敏感性,社会恐慌和舆论偏见交织下,为今后可能发生的“涉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埋下舆情隐患。
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曝光初期与警方通报殴打演职人员系精神病之后,网络情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警方通报之后网民负面情感明显升高、中立情感和正面情感均有所下降。总的来看,网络负面情感倾向始终占据上风;通报“精神病人”之后网民参与意愿加强,中立情绪被更多的负面言论所取代。
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演员事件曝光之初,出于谴责无辜殴打演职人员的朴素正义和涉事者“美国人的猪”和“不配当中国人”等言论的讽刺,形成了以负面为主的情感倾向。诸如“这不就是寻衅滋事吗? ”“骂人家美国猪,结果人家漏的国旗是英国国旗,这不很尴尬嘛”“这么反美为啥还要来迪士尼”“估计是精神病患者”等评论获赞无数。当社交网络上这些碎片化的、个体的言论表达与“朴素正义”“公平感”“爱国”等群体心理产生“共振”的时候,打人者无法用正常人逻辑解释的行为也酝酿着事件进一步发酵的内在力量。
直到警方通报殴打演职人员系精神病,网络负面情感比例出现了明显升高,“精神病”成为网民讨论的核心词汇,网络舆论围绕“精神病是否是免死金牌”“精神病犯罪谁来担责”等问题展开激辩,新一轮的不满情绪逐渐汇集,情感走向更加复杂。
一是“又是精神病”的普遍不同情与呼吁不要歧视“精神病”的观点对峙交锋。“一出事即是精神病”对于公众来说已经见怪不怪,多数网民表示“精神病是免死金牌”,进一步陷入“阴谋论”,认为“精神病”是警方为保护涉事者作出的托词,这类不实消息的加剧传播造成官方公信力丧失的恶性循环,在对待“精神病人伤人”事件上缺乏普遍同情的基调。少部分舆论观点趋于理性,从涉事者行为本身分析“这确实是精神病人才会做出的事儿啊”,这与事件曝光之初的舆论猜测相契合,“我国精神障碍患者1亿,重度1600万,如果我们还说她们为什么出来,其实她们已经是幸运儿”,从而呼吁不要歧视“精神病”。
二是长期存在的“精神病犯罪谁来担责”的舆论争议。从舆论表达看,精神病人的家属和监护人往往成为舆论场上口诛笔伐的主要对象,但是在媒体报道中,他们的发声渠道和意见表达又往往是匿名、缺席的状态,无法满足公众进一步窥探事件内幕的心理。警方通报殴打演职人员为精神病用了“经联系其家属”的词汇,网民质疑“精神有问题家人还放其出来一人游玩?”精神病人伤人难以彻底解决背景之下,网民情感很容易被带动,从不满情绪发泄进而衍生到抨击法律不平等、处罚不公正。
总结近些年来的涉精神病人伤人事件,事发后警方介入一般较为迅速,警情通报发布比较及时,如果造成受害者死亡的重大后果往往很快作出刑事拘留措施,而若止于殴打伤人层面,警方针对精神病人违法的处置即送医治疗。在舆情热度过后,随着网民关注度的下降,媒体在后续追踪上动力不足,这就在舆论场上留下“精神病人犯罪即免死金牌”的刻板印象,不利于公众正确认知治理精神病人犯罪行为,导致这种既定舆论认知周而复始的重复上演。
精神病人伤人作为突发事件,具有无法预测性和随机性,爆料者多以视频和第一视角进行相关表述,从而为社会公众留下“谴责伤人者即正义行为”的第一印象。即便在警方通报鉴定结果确为“精神病”之后,一些社会公众仍然在舆论观点表达上否定客观事实、质疑警方处理结果、曲解和误读“精神病人伤人”的法律法规,这种“零容忍”的态度长此以往最终发展成为“精神病被强制送医、免于处罚”的舆论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污名化“精神病伤人”群体的非理性态度也无形中被建构,这一负面标签每每被贴上总会引起公众避之不及的恐慌心理,在个案频频爆出时累积的负面情感稀释法治理性。
媒体报道社会事件有其自身所遵循的规律,对于突发的影响恶劣的“精神病人伤人”事件,舆论有其天然的高关注度属性,在议题设置过程中,部分媒体除了报道基本的事实进展外,还会制造有影响力的话题内容来满足媒体需求。第一,为了迎合公众情感宣泄和猎奇心理,新媒体在报道“精神病人伤人”事件上以矫枉过正的逻辑、单纯吸引眼球的观点肆意赚取点击率和阅读量。《迪士尼游客无故打人,精神病什么时候能不当挡箭牌?》、《目击者还原女子打骂迪士尼演员:过程很诡异,不希望打人者被人肉》、《上海迪士尼演员被打后续:打人女子家属没道歉,被打演员却道歉了》等等,这些文章从精神病是挡箭牌、目击者讲述和被打演员道歉的报道视角将精神病人伤人放到了公众的对立面,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加深了公众刻板化地认同精神障碍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实施暴力犯罪且免于刑事责任。第二,媒体正面引导舆论正确看待“精神病人伤人”事件整体表现较为薄弱,反思性评判的报道相对较少。迪士尼游客殴打演职人员热度褪去之后,因为已经淡出公众视野,对部分媒体来说失去了继续追求热点事件的价值,鲜少进行事件评论,难以引发舆情思考。
围绕上海迪士尼游客殴打表演者,后确定该游客患有精神病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当下社会精神病伤人事件的讨论仍在持续进行,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仍未完全平息。涉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生,基于精神病人负面行为的法律规定,网民们往往会产生激烈的争议,而一些传播主体着重突出精神病人这一信息元素,也进一步激化了此类事件的舆论矛盾和舆情复杂性。因此,立足于舆情研判的视角,针对此类事件所引发的舆情反应的共性特征,提出几点关于建立此类事件的理性传播讨论空间的相关建议。
在频发的精神病人负面事件的网络传播中,所有的负面焦点大多集中于精神病人所担负的法律责任。基于精神病人的伤害性行为,网民们负面情绪总是呈现出一触即发的态势。因此,面对网络舆情对于精神病人这一群体的反应敏感性,不少传播主体在传播此类事件的过程中,着重突出精神病人这一话题,进而达到获取流量,引战舆论的目的,这一方面加剧了网民们对精神病人这一群体的负面认知,另一方面刻意强调甚至是歪曲部分信息,造成了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化,长此以往也会消解此类事件的严肃性。因此,警惕部分传播者利用精神病人刻意引战舆论的目的,净化此类事件的网络讨论环境。
另外,面对此类事件呈现出来的舆论困境,作为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应该站在如何规避此类事件发生的立场上,呼吁社会各方强化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媒体通过积极的预防性传播,从家庭角度、社会角度、法律角度等都多方面作出相关呼吁,加强重视精神病患者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性。
对于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的舆论交锋中,合理设置此类事件中涉及的法治视角,构建起舆论讨论的法治理性,十分必要。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全民普及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的不同的法律情况,加强精神病患者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解读,而不是一味地以情绪化反应为主导,加剧此类事件的舆论表达的过激性、无序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普法宣传建立起网民们对此类事件的理性思考能力,减少舆论环境中对“精神病人就是免死金牌”、“选择性精神病”、“洗白精神病”等评论内容的负面性戏谑。以此通过引入理性的法治思维,为公众情绪表达提供情与理的释放视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农业银行广东省珠海市分行资产处置部原总经理谢明深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消息称 OPPO Find X8 手机首搭天玑 9400,配 1.5K 小尺寸直屏
SK 海力士出席戴尔科技全球峰会,展示 PVC10 固态硬盘等存储新品
Shure MoveMic无线领夹式麦克风:无线音频革命,移动录制新选择
赛睿推出《命运 2:终焉之形》联名版 Arctis Nova 7 耳机等产品
今日热点:王力宏回应感情问题;森林北夸汪峰外表摇滚内心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