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九点,村民李姨搬来一张凳,坐在猎德肉菜市场街口,和其他房产中介熟络地打招呼:“大伯公,那间两房一厅放租未?4000元没问题啦!”当租房者向中介李姨抱怨近年猎德的房子频频涨租时,她横眉一瞪:“你还以为这里是城中村?”
猎德村,曾经是广州天河最穷的城中村,借珠江新城兴建的东风,2007年拆迁兴建37栋复建房,一举晋身CBD地段新贵。
作为广州整体改造第一村,猎德的成功给了其他城中村无限的鼓舞,但随后的拆迁改造证明,“猎德模式”不可复制。而两年前,猎德原村支书出境不归被党内除名,“广州第一牛村”被卷进舆论的风口浪尖,骤然低调。今年下半年班子重新选举大换血,这条村的发展通往何处?
走出猎德地铁站,举目四望皆是正在兴建或已完工的高端楼盘,城市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记者拦下一名路人问猎德村在哪里,他的表情有些夸张:“猎德好大的啊!”他用手指点点地下:“这一整片都是我们猎德村。”随即挥手向旁边写字楼和商场一挥:“这是我们村的物业。”最后抬抬下巴,指向江边一栋栋米白色大型楼盘:“住宅在那里,你到底要找哪里?”
与其说在找寻一条村,不如说再重新认识一座城。旧时猎德村的影子再无踪迹,那一片片密不透风的“握手楼”和又黑又臭的河涌,在眼前消失得干干净净。这一切不禁令人感叹:猎德还是所谓的“城中村”吗?
来自湛江的生意人王叔还记得猎德以前的模样。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到广州打工,曾和猎德村民一起,住过果树环绕的临江村庄,然后随着城市发展,他目睹猎德村又成了脏乱差的“城中村”。如今事业有成,他再度搬进猎德村租金昂贵的崭新回迁房。他的故事便是一整部猎德变迁史。
“我刚来这里时,村民整天抱怨这条村穷里吧唧,缩在江边位置不好。像石牌村、冼村靠着黄埔大道,交通便利一下子就发达了。”王叔当时边听村民抱怨,边漫不经心地安慰村民“风水轮流转”,自己暗地里想“就是位置偏远,猎德才租金便宜,否则谁来啊。”
猎德村民李姨也承认,以前的日子不好过。“那阵想得最多的就是攒够钱了,去外面买间房,就不用住在这里。”
900多年来,祖祖辈辈的猎德村民都期盼生活有所起色,这个梦想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等来转机。1992年,广州开始为珠江新城征用土地,土地利用价值不高的猎德村因此被提上了改造议程。先是鱼塘、林地、菜地等生产用地被征用,当时像李姨这样的成年村民,每人能获得5万元征地补偿款。但这仅是开始。
2007年5月猎德村宣布启动城中村改造,成为广州市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在离开旧猎德村的前一夜,李姨点了3支香,微弱的烟火照亮了潮湿昏暗的家中角落。一番祷告“祖宗有眼光,保佑我平平安安有新屋住”,然后转身离开,带着一丝伤感和无限期盼,一步步踏过村道沉淀数百年历史的青砖,走向猎德新篇章。
作为“广州第一牛村”,人人都说猎德有钱,到底多有钱,村民守口如瓶。例如李姨,她绝不肯说自己每月收租多少元,更不肯透露自己的房型是什么。但是王叔清楚他房东的生意,他粗粗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了解,这位房东在猎德有12套房,一房和两房户型占9间,还有2套三房单位和1套江景大宅。他自己住了那套望江大宅,在阳台摆了一套茶具,每日对江饮茶,一览婀娜多姿的“小蛮腰”、海心沙、猎德大桥……现在除了一套三房型刚换租等客,基本一年可以光收租金就差不多50多万元了。这样还是猎德“中上水平”,听说“大户”们名下有二三十套房,一年租金收入可近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真“土豪”。
每天,李姨就在猎德肉菜市场等生意,一串钥匙在腰包上叮叮当当地响。不同钥匙贴着“叔婆”、“芳姐”、“梁珍”等名字。原来村民把多余的房子交给李姨打理,等着每个月收租金饮早茶,而平均一单生意,李姨可从买卖双方抽取一个月租金的30%作为佣金。
从2011年回迁起,这种村民中介商开始产生。最快嗅到先机的是一些人脉广的村民,李姨发现,靠村民自己出租费时费力,还不如自己帮他们把钥匙收起来做生意。和她一起做生意的还有十几个猎德村村民,个个挎包上贴着“出租”的牌子,从一房一厅到四房两厅不等,价格没有写上,因为涨租实在太快。
一年前,猎德村家电全齐一房一厅的月租介于3000~3300元,两房单位普遍在3800~4200元/月,三房则因望江景观介于4500~5500元/月。但是记者昨日询价,普遍涨租500元以上,而且租不满一年价格去到更高。
“你望望四周,哪里比我们便宜?”李姨很淡定,附近新房楼盘6万/平方米售出,两房一厅价格平均有4500元以上,猎德还只是珠江新城租房价格“洼地”。不过,她觉得猎德村的价位不甚理想,凭啥猎德房又新、价格还低。王叔苦笑:“外面人还当这里是村嘛。”
今年下半年,猎德的领导班子重组,此事对媒体一直保持低调。原因可能是曾担任村委书记30年之久的猎德经济发展公司董事长李方荣,自2012年4月出境到加拿大,连续20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被给予党内除名的处分。据悉,该公司副董事长梁贤德也在潜逃,另有经理李泽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
这个不光彩的尾巴,给“猎德模式”村落改造添了几分阴影。不仅如此,其他城中村意图学习改造猎德村时,却发现其具有不可复制性,最终只能形成“一村一策”的做法。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跃表示,“猎德模式”有很多创新,它是第一个突破性地由开发商介入的旧城改造项目。此前,广州市曾禁止开发商介入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首创了村民以土地产权(土地拍卖)置换开发商物业(安置房建设)来改造的新模式,有别于以往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旧城改造模式。
但谈到制度上的层面,不如实实在在说一句:没有珠江新城,就没有猎德村的改造。CBD的存在使得猎德村的地价比很多城中村都要高,村民获得补偿高。如果石牌村也按照这个模式,地价不及猎德村,容积率又比猎德高,补偿资金将相当大,因此也难以模仿。
对于这条靠改造而快速致富的村落,要真正融入城市,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老师李志刚认为,改造后的猎德离真正城市化仍有距离。
李姨认为,猎德改造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让猎德人变得体面,住高楼大厦,去珠江新城饮茶。她很后悔让大儿子早早结婚,“若在现在,几多女仔想嫁过来。”她有一个粤东的亲戚想来投奔她,租猎德肉菜市场一个档口卖水果。亲戚对她笑脸相迎:“这里哪是村啊。”她点点头:“我们是城里人。”
进城,是猎德现在的梦。曾经的村领导班子曾刻意在猎德回迁典礼活动中统一着西装亮相,以表明村民要融入CBD的决心及信念。
不过,猎德村仍然保留着不少和城市不同的特点。王叔说,猎德的居住环境和城市不一样,所以租房价格稍低。特别是到了春节,整条村都是红彤彤的鞭炮纸,舞龙舞狮踏着鼓点声喧闹而过,吵得租客无法睡觉;更别提初一、十五,家家户户在楼道门前烧香拜祖先,烟雾弥漫,有时村民就光着膀子一身浓烈汗味走进电梯,这样的场景对于租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这种延续传统的生活形态,可能还只是表面的。村民们恪守保守的谋生方式,依赖租房这种经济模式,保持房产的集体性质,以确保自己与后代长期的生存安全,更能说明问题。
这里的村民大概到了四五十岁,就提前进入退休生活。除了本身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不高导致再就业的机会少,他们自身工作的意愿也低。除打理出租屋外,大部分时间都打发在喝茶聊天打麻将上。在猎德街口和公园内,打牌、下棋人数众多,异常热闹。
对年轻一辈的村民而言,虽然未听闻有“富二代”的奢靡行为,但有些年轻人流露出只想拥有一份稳定舒适工作的想法。例如,猎德物业公司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其薪酬待遇和员工福利都非常低。但村内年轻人却抱着“上下班方便”、“不用受外人气”的想法,应征者甚众。
当然,也有年轻村民表示会努力工作。村民小琳坦承,搬进珠江新城的豪宅,的确令她更有优越感,“但有房子不等于不用奋斗,坐吃山空的道理我还是懂。”
37栋复建房共计6000多套回迁房,除1/3供村民自住外,其余4000余套可用于出租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半岛·BOB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