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不少商家都感受到了营收方面带来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众多卖家为了稳定并寻求新的增长点,纷纷采取了战略调整,如从单一平台运营转向多元化、多平台并行的运营策略。而在从蓝海向红海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培训商家,利用信息差“收割”那些意欲入局跨境电商的个人卖家。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对此又应当如何防范?记者进行了调查。
“大厂离职做跨境电商,三个月后月入两万+。每天只要花1~2个小时,不用上班不用打卡,时间自由……”在社交平台上,像这类帖子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帖子其实都是为了引流。记者联系了其中一位发帖人,对方很热情地介绍自己是某跨境电商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并告诉记者有免费的直播课试看。
在该直播课上,一位李姓导师介绍了跨境电商的广阔前景,并不断向观众展示过往学员的“高额收入”,甚至称“这些学员学历小学、初中占大多数”,以此吸引观众报名。“低收入上班族、宝妈、退休人士、大学生都可以来做。”该导师表示,在平台上做跨境电商利润很高,并称“个人通过官方平台注册较难通过,但若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即可在2~3天内开店成功,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年轻松盈利20万元以上”。
在该直播间不断营造的“紧张氛围”中,这位导师宣布其公开课只有1次,每年只带10个学员,并催促“有意改变现状”的学员尽快添加导师联系方式,原价7800元的课程只要支付5800元即可。但记者连续两天进入该直播间发现,这位导师每晚都用同样的线个多小时的直播结束后,所谓的“稀缺名额”还剩一半,而在直播结束后半小时,客服又再次催促记者报名参加培训。
在这类机构直播中,导师们往往极力渲染“跨境电商是致富捷径”的观念,一些初学者极易被误导,从而踏入商家设好的陷阱。
今年7月20日,张先生通过一位好友发来的链接参加了一场关于跨境电商的免费课程。课上,讲师以“月入过万的成功案例”为噱头,大肆宣传跨境电商的盈利前景,并承诺“若学员在一个月内未能实现盈利将全额退还学费”,这让张先生心动不已,他支付了80元学费订金,决定进一步学习跨境电商知识。7月22日,他又向该机构支付了4500元学费。当晚张先生收到了一份“入学合同”,但仔细阅读后他发现很多条款并不合理,遂在7月23日早上向该机构提出退款申请,但对方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今年6月,程先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关于跨境电商的培训课程,好奇心驱使下他添加了客服微信,在客服的一番说辞和饥饿营销的“夹击”下,以跨境电商代运营和培训为由累计收取了程先生8998元,可实际的服务与培训质量与该费用严重不匹配,但等他要求退款时,对方只肯退回20%。
李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报名了一个“跨境电商培训VIP班”,也支付了巨额学费,但随着培训深入,她逐渐发现有些课程内容在网上都能免费找到,更令她失望的是,所谓的“大咖讲师”在收取学费后鲜少主动联系她。更糟糕的是,在完成基础课程后,李女士并未获得机构承诺的实操指导和免费引流资源,相反,机构老师不断诱导她继续报名更昂贵的代运营课程。她这才醒悟,所谓“大咖带班”只是宣传噱头,直播内容雷同且名额不限,实际是“割韭菜”式的培训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跨境电商培训公司在推广过程中不仅夸大了跨境电商的盈利能力和培训效果,还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理,设置了高额学费和“快速盈利”的陷阱,让消费者在冲动中下单,事后却面临退费难。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表示,培训公司如此操作涉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消费者不仅可要求退款,还可主张三倍赔偿,建议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消费者在进行此类消费时要录音录像,并保存好各项聊天记录及宣传资料,签订书面协议应明确约定各项事宜,以便出问题时更好地维权。”
对于那些确实想要学习跨境电商知识的消费者,雷家茂建议应保持理性思考,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和课程,可以通过查看机构的资质、师资力量、学员评价等方面来综合评估其教学质量和信誉度。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