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地处崆峒区南部,距城区15公里,泾河一级支流小岔河和上杨河由南向北横穿全乡,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山峁地貌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这里森林覆盖率达46.3%以上,是优质槐花蜜的主要产地。
近年来,上杨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特色,建成了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成功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文旅+”模式正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一剂“增鲜剂”。
每到周末,位于上杨乡小岔村槐树林中的露营基地,仅一天就能接待游客100多名。
“这里依山傍水,我和朋友经常带孩子来,亲近自然、体验娱乐项目真是轻松又惬意。”游客秦涛说。
近年来,上杨乡聚焦文旅康养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采取“产业链接型”的推进方式,按照“1+3+X+N”产业链党建联建模式,依托上杨乡“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上杨乡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构建文旅康养产业党建联建联合党委,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守绿换绿发展思路,探索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立上杨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小岔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彩虹步道、茶七酒八康养民宿、药王洞中医药养生堂、上杨森林生态生活体验地等乡村旅游点位,加快形成文旅兴村、康养富村的新发展格局。”上杨乡乡长冶万恩介绍。
“一亩油杏能卖1000元左右,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得好,在家门口挣钱真方便!”看到村里旅游业火爆后的小岔村村民张喜红,把多年闲置的20亩老杏园又重新打点起来,如今的他整日忙忙碌碌。
春季桃花飘香、夏季避暑纳凉、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雾凇剔透。北纬35度和1500米的平均海拔造就了上杨乡四季不同的别样风情,每立方厘米3800个负氧离子是上杨作为天然氧吧、康养福地的有力证据。
近年来,上杨乡按照党建联建总体思路,以乡村生态游、休闲游等旅游模式为主,将小岔、早庄、上杨、石灰沟等村生态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开发以林下自然教育研学、生态家庭农场、森林书吧、森林儿童素质拓展中心、生态露营基地为主题的旅游点,不断完善餐饮、民宿、露营、采摘、康养等多种旅游业态,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科教、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
2023年,上杨乡文旅康养产业收入252万元,助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66万元,平均每村收入达23.8万元,同比增长112%以上。今年上半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5万元,以小岔村为主体的村级集体净收益已突破20万元。
从槐林中的彩虹步道骑行至南山耕读学苑,拆一封自小岔村寄出的长信,陪研学孩童在林下静静阅读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马步升散文集《此致敬礼》首签暨西北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在小岔村露营基地的槐林中举行。来自省、市、县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共70余人在品读作者对西北大地的敬畏和深厚情感的同时,呼吸着槐林中丰沛的氧气。
近年来,上杨乡以文化为主题主线,坚持“文旅+乡村游”“文旅+研学游”“文旅+科普游”“文旅+中医游”的融合发展方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创作完成《小岔的约定》短视频故事和《邂逅小岔》《小岔幽梦》两首歌曲;先后举办马步升《此致敬礼》首签仪式和上杨槐花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民谣音乐会、中老年歌唱活动、国学讲座等,吸引游客5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万元
“我们将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坚定文旅+融合发展方向,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实现全乡农文旅融合,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联农带农双提升。”冶万恩表示。
半岛·BOB官方网站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