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聚焦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科学教育育人格局,以学生科学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统筹校内外优质科创资源,推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科学+”课程建设。立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借助项目式学习,编制具有黄埔区域特色的“三类五维六阶”七彩螺旋科学教育课程图谱。“三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五维”指的是生命科学、地理与空间科学、技术与工程、跨学科学习、物质科学;“六阶”涵盖幼儿园、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初中7-9年级、高中10-12年级。每学年每学段分别认定10门区级科普教育、科学实践、科创教育特色课程,遴选培育100节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精品课例,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比如:以小学科学课为基石,融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等,开展“水火箭智造”“植物与科技”“微生物与生活”“益生菌活性研究”等跨学科综合实践。
二是强化“科学+”师资研训。实施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黄埔教师书院相继举行“推动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构建以数学素养为导向的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系”等专题培训,切实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施教水平。对接“优师计划”和“国培计划”等师资培养项目,开展科学教师理论和实操培训,遴选培育1000名科学教师和至少100名跨学科科学骨干教师。组建科学教育高水平专家团队,全区所有中小学均聘请科技工作者担任科学副校长,聘请赵宇亮等20多位院士、专家担任黄埔少年科学院和5个少年科学院学校分院名誉院长,发动10位院士、高层次人才担任校园“第一科学导师”,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国际教育专家走进校园讲解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
三是融汇“科学+”科创平台。实施科学教育合伙人制度,动员具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科研优势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在学校建设“未来科学家实验室”。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实验中学建立考古工作站,文博资源与学校教育多学科融合,综合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国家航天育种科创中心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建设“魔方农场”,实施航天育种、数字化管理,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探究性学习感受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成立人工智能体验创新中心,打造无屏实物编程、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特色场景群,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广州科学城中学坐拥2500㎡百草园科考基地,英才班“小小科学家”每月走进中科院广州分院,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习与实验,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探讨,参加高端学术沙龙、聆听科学家讲座,感受科学研究魅力和科学家奉献精神。
半岛·BOB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