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2255
13866522458
上海市案例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BOB半岛垃圾分类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66522458

咨询热线400-123-2255

二手车金融争议频频 易鑫集团急转型

发布时间:2024-08-06 22:01:28人气:

  近期,多位“借款人”称易鑫集团(旗下易鑫车贷存在“用抵押贷款的幌子做卖车融资租赁的行为”。

  在其中一位“借款人”的合同中,《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其车辆购车款总额为31万元,车辆融资项目中的车款为人民币24.8万元。据该借款人描述,资金到账后,易鑫车贷的销售人员又向其收取了1.8万元抵押评估费、续保押金、服务费。其实际到账资金为23万元。

  按照上述借款人所述,其相当于7折将车出售给易鑫车贷再回租。此外,易鑫车贷还存在销售人员乱收费的情况。

  与周先生情况相似的人并不少见。在聚投诉和维权群里,有不少用户投诉易鑫车贷存在混淆抵押贷款和融资租赁、套路贷砍头息、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拖车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

  对此,易鑫集团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易鑫并未从事任何未经核准的汽车贷款业务。

  2018年财报显示,易鑫集团营收55.3亿元,同比增长42%;经调整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减少26%。

  太原的周先生告诉记者,2016年时想要将自己名下的大切诺基抵押出去申请贷款。经朋友介绍到了太原的易鑫车贷网点,匆忙签合同后拿到了23万元的“贷款”。

  周先生称,签合同过程中易鑫车贷的销售人员拿来许多文件并催促其快签以便快速放款,整个过程中销售人员并没有明确说明其办理的并不是汽车抵押贷款,也没有说明汽车抵押贷款与融资租赁的区别。后期周先生想提前结清款项才发现自己的车实际已经“卖”给了易鑫车贷。

  记者在周先生与上海易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的“租赁”合同里看到,其车辆购车款总额为31万元,融资总额为25.12万元,融资首付款为6.2万元,车辆融资项目中的车款为人民币24.8万元。

  对此,易鑫集团方面解释称,融资首付款6.2万元和车款24.8万元的总和为车辆购车款31万元。用户实际到账资金应为24.8万元。对于融资总额25.12万元,易鑫集团称,融资总额中一般不仅有车款,还可能包含有GPS、保险、税费等,但这些是可选项,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易鑫集团称,合同中有明确的融资总额的金额,融资总额中包含车款,根据客户需求还会有GPS、保险、税费等可选项,公司要求销售在签订合同时对客户进行说明,对融资总额进行明示。这在通用合同条款的第五条2、3款中对GPS等费用有明示。

  周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其到账资金为24.8万元,到账后销售人员联系其又交付了约1.8万元,因此其实际到账资金为23万元。在周先生出具的易鑫车贷销售人员签署的证明中记者看到,其收取的1.8万元包括抵押评估费、续保押金、服务费等。

  按周先生所述,相当于其用23万元将车卖给易鑫车贷,而按照合同所写,周先生的车辆的评估价为31万元,约为实际价值的70%。卖车后周先生再从易鑫车贷租车,每月租金为9515.15元。而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如果将车按二手车出售,价值约为40万元。

  对于上述案例,易鑫集团方面称:该周姓客户在去年11月时要求还款20000~25000元来结清合同,加上原来还的22期月供,还不到融资本金,由此被我司拒绝。截至2019年5月1日,周先生连续逾期8期,累计逾期14期,逾期241天。2019年初周先生曾起诉易鑫,后被我司反诉,2019年5月13日山西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易鑫诉求。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长沙的肖先生向上海易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鑫”,该公司为易鑫车贷运营主体)借车贷,不料签的却是融资租赁合同。肖先生拿不到合同,而且借款16.2万元,到手仅14.8万元,上海易鑫对此给不出合理解释。他拒绝还款两个月后,对方派人将车抢走。此后,有20多名全国各地自称“受害车主”的用户投诉其被上海易鑫及其代理商“套路”。

  在聚投诉上,有关易鑫车贷的投诉有161条,其中内容多为抵押贷款变融资租赁、套路贷砍头息、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被拖车以及暴力催收等。记者在易鑫车贷的一个投诉群里看到,群成员达344人,投诉成员反映的问题与聚投诉相似。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套路”在二手车金融市场中比较常见,融资租赁公司多半将法律条款研究得十分透彻,此类情况中,投诉人仅凭合同内容想要维权很难。不过,此类“套路”已经渐渐被消费者熟知,这就意味着今后想要用这种模式赚钱越来越难,“糊涂”的客户越来越少。

  针对上述问题,易鑫方面对记者表示,易鑫始终秉承合法合规经营。公司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均会向客户解释合同条款、融资款项明细及金额;并要求客户仔细阅读、要求经销商帮助客户理解合同条款的内容,在客户自愿的前提下,由客户自行签署合同。为避免误解,签署合同后,客户需要拍照手持所签署合同的面签照片,以确保真实意愿的表达。

  财报显示,2018年易鑫集团的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全年,易鑫集团收入为5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毛利为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经调整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减少26%。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润下降的同时易鑫集团的收入成本暴涨78%,由2017年的17.1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7亿元。

  易鑫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其交易平台业务的收入成本增加,主要由于与贷款促成服务相关的佣金增加,部分被与二手车交易促成服务相关的佣金、与广告及会员服务相关的成本及车联网系统成本减少所抵消。自营融资业务的收入成本增加,主要由于与自营融资租赁服务相关的资金成本及与汽车销售相关的成本均有所增加。而该数据是易鑫集团对其业务调整后的结果。

  财报显示,从2018年起,易鑫集团将战略重点放在贷款促成服务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6倍至5.39亿元;自营融资租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至41.01亿元。

  记者注意到,易鑫在2018年将若干资产转让给了一家二手车交易业务的公司“Yusheng”,被转让的资产包括二手车交易平台“淘车”移动应用程序及流量及数据库支持、腾讯及等战略投资者的现金投资。

  易鑫集团方面表示,有关投资可让其集中利用资源发展贷款促成服务、自营融资服务及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更快速地发展二手车融资交易业务。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笔出售行为有不良资产业务转移的可能,该人士评价称,易鑫的二手车业务,实际上目前做得不好也并不擅长,如今将不良资产甩掉相当于“弃车保帅”,部分“牺牲”二手车公司保住其金融业务,如果将不良资产剥离后,或者财务操作后,其财务报表就能好看一些。

  该人士解释道,举例来说,公司A有许多二手车,这些车10万元收购,目前由于新车降价、检测失误等问题,现在实际只值8万元。如果卖出去账面显示亏损2万元。如果不卖并称这辆车能卖12万元,这样其财务报表就会比较好看。实际上目前的汽车资产真实价值比报表价值更重要。

  一位淘车前员工告诉记者,淘车从易鑫集团剥离主要是负债的问题,由于二手车业务处于亏损状态,拉低了易鑫集团的股价,因此,易鑫集团将亏损业务剥离主做金融。

  财报显示,易鑫集团2018年12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账面值大幅增至人民币368亿元,而2017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99亿元,主要由于融资租赁服务扩张。

  此外,根据年报,2017年和2018年,易鑫集团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由2.58亿元增加约159%,至6.69亿元,主要由于自2018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导致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信用损失拨备增加以及2018年整体经济放缓导致应收账款拨备增加。2017年到2018年,其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1.96亿元和4.97亿元,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拨备分别为6200万元和1.72亿元。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在实际业务运营方面,易鑫集团目前的盈利能力急需改善。“易鑫集团的执行落地层面的团队问题较大,二手车电商和金融业务需要的是二手车+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实战人才和团队,但是易鑫现在的团队不仅复合型实战人才少,连单一业务的专业型人才也严重不足。”其还认为,目前整个团队的问题主要是,金融人才主导公司业务,但是基于二手车业务的专业人才不足。易鑫集团的车贷业务如果仅依靠原有金融赚钱方式将越来越难,对其而言,转变商业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bob半岛在线登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今年6月,登陆港交所的半年之后,易鑫集团做了一次战略转型。原本作为重点业务支撑估值的二手车交易,被从上市公司的体系中拆分出来了。

  6月14日,易鑫集团(股票代码:2858.HK)于昨日公布近期运营概况。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2018年一季度,易鑫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2.30亿元;毛利润达人民币5.99亿元。

  易鑫集团两大业务,自营融资业务目前贡献80%营收,但需倚重线下团队,存在天花板;交易平台业务中,贷款撮合业务是易鑫突破100亿美金市值天花板的关键。

  短短三年时间内,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规模扩张,并成功上市,这在新兴的中国互联网汽车交易市场并非易事。易鑫集团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其上市之路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吗?

  从2014年8月成立至今,不过三年光景,易鑫由小做大,还吸引了腾讯、百度、京东和顺丰创始人王卫同时站队投资,俨然成为了内地汽车金融领域的龙头。

  砍柴网(ikanchai.com)创立于2013年,始终秉承观点独到、全面深入、有料有趣的宗旨,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寻找商业新价值。

推荐资讯